有人說“生產現場的面貌是生產運行狀態的試金石。”誠如所是,進入魯西集團氯甲烷事業部,在高大的生產框架之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青翠欲滴的冬青、紅綠相間的石榴樹。還會發現三個2米方圓的大魚缸,里面有躍動的噴泉、靈動的金魚、青青的荷葉,還有潔白的荷花。員工在工作之余,撫葉賞荷,滿臉愜意。可誰知道,在幾年之前,這里可是現場治理的“老大難”,究竟是什么促使這一切的改變呢?
“從前,裝置生產運行不夠穩定,相對增加了員工的勞動強度和現場治理難度。為了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我們成立了以黨員干部為首的“黨旗飄揚 攻堅克難先鋒隊”,從生產工藝到生產設備,針對制約生產運行穩定發展的問題癥結一一梳理,潛心研究,通過逐步摸索,謹慎求證,生產工藝日趨穩定。生產穩定了,大家騰出時間和精力投入現場治理,也帶動了裝置現場的整體提升。”在氯甲烷事業部生產現場,生產主管孫久棟望著草木環繞的生產框架感慨的說。
事業部甲烷一單元生產主任李佑飛對現場治理感觸也比較深:“您看,這些石榴冬青都是我們員工自己栽種的,它們的生長情況就能直接反映出環保治理水平。三個美麗的大魚缸,其實就是用生產廢棄的玻璃鋼罐切割后改造成的。魚缸外壁繪畫包括里面的噴泉、金魚、荷花都是大家各盡所能的成果。一說建設美麗生態化工園,干部員工的勁頭可大啦!”
事業部員工孟秀紡聊起現場治理的事,打心眼里透露著興奮:“工作環境越來越漂亮,我們的心情也越來越舒暢了。”
魯西化工園區內,無論是生產現場還是員工的精神面貌,處處都散發出讓人愉悅、清新、潔凈的氣息,處處都有鮮花和綠植的陪伴,處處都能看出魯西員工在工作之余對自己工作環境的熱愛和精彩打扮。魯西裝備廠房南側的輪胎公園,都是員工用廢棄輪胎別出心裁改造成了大風車、長頸鹿、紀念鐘、秋千座等,彰顯出魯西員工的創新智慧和蓬勃熱情,展現出魯西人與自然以及化工生產裝置和諧共生的綠色化工生態園區美畫卷。